每年四月的清明时节,不仅是缅怀先人的传统节日,更是生者对逝者深情寄托的时刻。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人们纷纷选择用美丽的鲜花、传统的手段来表达他们的思念。然而,近年来,屡屡出现的塑料花却在这一神圣的祭扫文化中荡起了涟漪,给环境和生态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上塑料花的种类非常之多,其色彩斑斓、造型各异,容易获取的特性让不少家庭选择了这种替代品。然而,鲜花的魅力与塑料花形成了鲜明对比,后者不仅在外观上无法传达真实的情感,其对环境的危害更是令人心痛:一支塑料花的降解时间竟要长达400年,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它将在土地中静静埋藏,颗粒粉碎后进入土壤,影响土壤质量以及生物链的健康。更为严重的是,塑料花在焚烧时还会释放出苯丙芘和一氧化碳等有害于人体健康的物质,污染我们的空气。
相较之下,一束自然盛开的鲜花不仅体现出生者的情感,更在其生长过程中,吸收了二氧化碳,为大地增添了生机。鲜花在祭扫之后,能够化为春泥,还原于大自然,滋养新的生命。据统计,一朵鲜花从种植到绽放的全过程中吸收的二氧化碳,仅相当于其运送过程的1/3,这无形中为战胜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助力。
正因如此,襄阳的有关部门在这个清明节前实施了全面禁塑的措施,以倡导绿色文明祭祀,深化殡葬领域的移风易俗。自3月起,襄城区便开始了祭祀用塑料花专项整治行动。这一行动的目标是对全区142家殡葬服务经营户进行“地毯式”的入户宣传。通过发放告知书、签订承诺书等多种方式,向商户们详细解释塑料花对环境的污染以及其降解难度,让商户们自觉塑料花的销售,转而推广鲜花、丝带等环保祭扫产品。
目前,这一整治行动的效果已初见成效,全区殡葬服务经营户已实现塑料花经营“清零”。为了进一步巩固这项工作,襄城创新建立了跨区域联防联控机制,向上游供货商明确禁售要求,以源头控制塑料花的市场。
除了对殡葬服务经营户的监管,襄阳还采取了多项措施来整治周边县(市、区)塑料花供货商的渗透行为。针对法龙、杨集、新集、迴龙等重点区域,开展了“扫街清店”的行动,对违规销售塑料花的商户依法清缴,并宣传清理超范围经营项目、拆除违规广告标识。
这一系列举措的实施,正是为了从根源上解决塑料花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逐步推动市民树立环保意识,让文明祭祀的观念深入人心。通过这一些行动,襄阳市政部门希望可以让生者与逝者的情感在环保的祭扫环境中得以真实传达,让记忆更具温度,让祭扫更具环保意义。
在这个清明节,让我们用可降解的鲜花、鲜明的丝带,一同守护净土。春风拂过墓前,摇曳的鲜花象征着清明节最本真的含义:气清景明,万物共生。这样的祭扫方式,既尊重了逝去的生命,又保护了生者的环境,更是对未来的负责任之举。让我们共同呼吁,使用鲜花祭扫、植树绿化祭扫等绿色、文明、环保的祭扫形式,用实际行动践行对生命的尊重,营造出一个清明、和谐的社会氛围。
襄阳帮女郎也在此发出倡议,希望我们大家在这个清明节,通过选择绿色的祭扫用品来表达对逝去亲人的缅怀。让我们共同为建设更美好的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欢迎关注襄阳帮女郎视频号,获取更精彩内容!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