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16日,我国科学院空天信息立异研讨院黄文江研讨员、董莹莹副研讨员领导的植被遥感机理与病虫灾使用团队发布了2023年第10期(总第49期)亚非沙漠蝗灾情监测与评价陈述(中英文版)。我国生物多样性维护与绿色展开基金会研讨人员参加了相关作业。
沙漠蝗(Schistocerca gregaria)是国际上最具破坏性的迁徙性害虫之一。鉴于其长距离迁徙和快速繁衍的才能,沙漠蝗被以为是影响最严峻的蝗虫物种之一。在外界环境影响下,它们构成的蝗群密度大,流动性强,给多国粮食安全带来了严峻要挟。沙漠蝗每天要耗费适当于本身体重的粮食作物及植被。一平方公里巨细可包容8000万只成年蝗虫的蝗群,一天的食物耗费量与3.5万人的食物耗费量适当。沙漠蝗能够活三个月左右,一只雌性蝗虫能够产大约300颗卵。即使是很小的1平方公里的蝗虫群,它们可对粮食安全和乡村生计构成严峻要挟。从2020年头开端,东非、西南亚和红海周围区域暴发了严峻的沙漠蝗灾情,因气候条件利于沙漠蝗广泛繁衍。
研讨团队于2020年开端继续展开亚非各国的沙漠蝗灾情遥感监测与评价。研讨使用美国MODIS数据,结合全球气候数据和查询数据,与虫灾测报模型相结合,依托自主研制的植被病虫灾遥感监测与猜测体系,展开大面积沙漠蝗动态监测与评价,并定时在线发布虫灾遥感专题图和科学陈述。
本次陈述要点对也门和索马里沙漠蝗灾情进行动态更新。遥感监测显现,2023年8月,也门境内沙漠蝗首要散布于西南部区域,损害植被面积3.27万公顷;2023年9月,也门境内沙漠蝗首要散布于西部红海沿岸和内陆区域,损害植被面积3.59万公顷,索马里境内沙漠蝗首要散布于西北部区域,损害植被面积1.20万公顷。估计未来两个月,红海沿岸的降雨量充分,适合沙漠蝗生计繁衍,也门内陆的蝗群将迁飞至红海沿岸,红海沿岸的虫量将有所增多;索马里西北部区域降雨削减,不利于沙漠蝗生计,蝗群将迁移至亚丁湾沿岸西部,并进行小规模繁衍,亚丁湾沿岸的虫量将有所添加。该时期为也门粮食作物的首要收成季以及索马里粮食作物的首要栽培季和成长季,故仍需继续重视沙漠蝗灾情动态,以防灾情重复对农牧业出产形成丢失。
2023年9月,也门红海沿岸降雨充分,植被长势杰出,为蝗虫产卵繁衍供给了有利条件,内陆的部分蝗群迁飞至该区域,故该区域沙漠蝗数量增多。监测成果为,9月沙漠蝗损害也门植被面积3.59 万公顷,其间损害农田0.49万公顷,损害草地0.81万公顷,损害灌丛2.29万公顷,别离占全国农田、草地和灌丛总面积的1.00%、0.21%和 0.43%。
2023年9月,索马里西北部区域降雨削减,不利于沙漠蝗的产卵繁衍,该区域沙漠蝗数量会下降。监测成果为,沙漠蝗首要散布于索马里托格代尔州(Togdheer)和西北州(North-West)。9月沙漠蝗损害索马里植被面积1.20万公顷,其间损害草地0.22万公顷,损害灌丛0.98万公顷,别离占全国草地和灌丛总面积0.08‰和 0.05%。
归纳剖析以为,估计未来两个月,红海沿岸的降雨量充分,植被添加,为蝗虫产卵繁衍供给了有利条件,蝗虫数量将进一步添加;索马里西北部区域降雨削减,不利于沙漠蝗生计,蝗群将迁移至亚丁湾沿岸西部,并进行小规模繁衍,亚丁湾沿岸的沙漠蝗数量将有所添加。主张继续重视也门和索马里蝗虫动态监测,以防灾情重复对粮食作物成长和农牧业出产形成影响。
陈述成果与亚洲和非洲展开我国家无偿同享,协助其进步沙漠蝗的防治才能,以科技支撑亚非一带一路国家和区域展开生物安全大面积监测预警,助力国际保卫粮食安全。